|
要看的書實在多,老實說也太多人不知想看要從哪看..就從大部份人好奇的,慢慢提吧.有興趣的就看一下
唸經修行就是強調一心不亂,念頭持續流注,
“ 謂數數隨念,同分所緣流注,無罪適悅相應,令心相續,名三摩地,亦名為善心一境性。”
這個流注在在楞嚴大義裡提過,在唯識中提過也在瑜伽師論中出現多次.說明"這很重要"
唯識所講的“流注”,你看我們一切凡夫眾生,業力都在流注,一股水一樣,一念一念在流,中間切不斷的,“抽刀斷水水更流,借酒澆愁愁更愁”,一切眾生的業力流注,也就是第六意識在流注。但是,流注沒有關係啊,念念是善的流注,就是佛菩薩境界了就是佛菩薩所開示的一條基本修持之路,哪裡不流注啊?說妄念頓斷,斷的了嗎?斷了就屬於斷見,偏空。但是,你念念流注,我把念頭前後切斷,三際託空,這個空的境界也是流注,念念在空定中間流注。所以,三正三摩地:空、無相、無作,前念不生,後念未起,中間當體即空,念念如此空下去,這也是流注空相也是流注,流注什麼?流住空,懂了嗎?
這個很好玩的.慢慢去想.會發覺很有意思的
|
|